?氮氣彈簧長期停用時,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密封件老化、內部零件銹蝕或壓力異常,影響后續使用性能甚至引發安全隱患。以下是長期停用處理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,幫助確保設備安全并延長使用壽命:
??

一、壓力釋放與排空
徹底釋放內部壓力
使用專用泄氣閥或充氣設備,緩慢釋放氮氣腔內的高壓氮氣(注意:嚴禁直接拆卸充氣閥或缸體,避免高壓氣體噴射造成人身傷害)。
確認壓力完全釋放后(可通過壓力表或手感活塞桿無回彈阻力判斷),再進行后續操作。
排空液壓油(如有)
部分氮氣彈簧內部含有液壓油(用于傳遞壓力或緩沖),長期停用時建議打開放油孔,將液壓油排空并妥善收集(避免污染環境)。
二、活塞桿與缸體處理
活塞桿縮回至最短位置
手動推動活塞桿,使其完全縮回缸體內,減少暴露在外的金屬表面,降低銹蝕風險。
若活塞桿無法手動復位,可檢查是否有卡滯或殘留壓力,確保無外力阻礙后操作。
清潔與防護
表面清潔:用酒精或無腐蝕性清潔劑擦拭活塞桿、缸體表面的油污、灰塵,避免污染物長期附著導致腐蝕。
防銹處理:在活塞桿表面涂抹一層防銹油脂(如凡士林或專用模具防銹油),并用油紙或塑料膜包裹,隔絕空氣和濕氣。
三、密封系統維護
檢查密封件狀態
觀察密封圈是否有磨損、裂紋或老化跡象(如硬化、變形),若發現異常需及時更換,避免停用期間密封性能進一步惡化。
對于橡膠材質的密封件,可涂抹少量硅基潤滑脂,保持其彈性(避免使用含礦物油的潤滑劑,防止橡膠溶脹)。
防止密封件長期受壓變形
確保活塞桿縮回后,密封件處于自然松弛狀態,避免長期壓縮導致永久變形(若彈簧設計有 “松弛模式”,可按說明書操作)。
四、存儲環境要求
溫度與濕度控制
存儲環境應保持干燥、通風,避免潮濕環境導致金屬銹蝕或密封件發霉。
理想存儲溫度:5℃~30℃,避免高溫(加速密封件老化)或低溫(導致液壓油凝固)。
避免腐蝕性氣體與粉塵
遠離酸、堿等腐蝕性物質及揮發性溶劑(如汽油、油漆),防止缸體或密封件被侵蝕。
若存儲環境粉塵較多,需用防塵罩或塑料薄膜完全包裹氮氣彈簧,定期清理周圍積塵。
垂直或水平放置規范
優先垂直放置:減少活塞桿與導向套的單側磨損,保持內部結構受力均勻。
若需水平放置,需確保缸體水平穩定,避免活塞桿因自重下垂導致密封件受力不均(可在下方墊置平整木塊或支架)。
五、標識與定期檢查
懸掛停用標識
在氮氣彈簧或存儲架上張貼 **“長期停用” 標簽 **,注明停用日期、維護狀態(如 “已泄壓”“已清潔”),避免誤操作或遺漏維護。
定期巡檢(每 3-6 個月)
目視檢查:查看表面是否有銹蝕、密封件是否變形、包裝是否破損。
功能測試:短時間充氣至低壓(如 1-2MPa),檢查活塞桿運動是否順暢、是否有漏氣跡象,測試后再次泄壓并恢復防護。
六、重新啟用前的準備
全面清潔與潤滑
去除活塞桿表面的防銹油脂,用干凈布擦拭干凈;導向套等運動部位涂抹鋰基潤滑脂,確保運動順暢。
壓力測試與密封檢查
緩慢充氣至額定壓力的 50%,保壓 30 分鐘,觀察是否有漏氣(如氣泡、壓力下降);若無異常,再逐步升至額定壓力,重復測試。
檢查活塞桿往復運動是否平穩,有無卡滯或異常噪音,確認密封性能和機械性能正常。
液壓油補充(如有)
若停用前已排空液壓油,啟用前需按說明書要求加注指定型號的液壓油,避免混用不同牌號油品。
七、注意事項與禁忌
嚴禁帶壓存儲:未泄壓的氮氣彈簧可能因環境溫度變化(如夏季高溫)導致內部壓力驟升,引發爆炸風險。
避免碰撞與擠壓:存儲時遠離重物或易晃動的設備,防止氮氣彈簧受到沖擊或擠壓變形。
禁止私自改造:長期停用后若發現零件損壞,需由專業人員更換原廠配件,不得自行焊接或改裝缸體結構。